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中的常见问题与系统性应对策略(图文)(图文)
齐鲁焦点新闻菏泽迅:李成艳 张硕航
国家实施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是我国一项重大国策,对于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保障人民群众既得利益具有重大的意义;截至2025年每年一次65岁及以上老年人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查体工作逐渐成为一项政治任务(2009年项目初始每年对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免费查体),也成为公共卫生人员每年颇为头疼的一件事。
为保障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顺利实施,检查检验公共卫生项目效果;国家层面制定了一系列公共卫生考核政策;本着重点公共卫生项目重点考核的原则、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项目实施分级分类考核:国家级基本公共卫生考核对各省区、直辖市、建设兵团等有国家组织国考专家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国家基本公共卫生省级考核每年组织省考专家对地市级进行一次考核;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市级考核每年组织市考专家对县区进行两次考核;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县级考核每年组织专家对乡镇、社区进行2--4次考核。其中、老年人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查体数量和质量作为年度公共卫生考核的重要一项(具体考核办法见相关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表;各时间段、各地区稍有不同)。
每年一次65岁及以上老年人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查体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组织实施过程中存在一系类问题和应对策略分析如下:
一:项目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1.实施项目管理人员认真领会上级相关文件精神、依照应该查体数量为依据、组织健康查体项目实施。物资配备,包括查体设备、查体上传系统、耗材、查体场所安排、人员动员等。
2. 面对问题:查体人数数量庞大、要求严格、重复性工作较多;工作人员比较容易产生急躁、厌烦情绪。针对查体项目筛选和安排合适岗位工作人员、进行人员技术培训。实施三级筛查机制:基础资质审查→操作技能考核→应急情境模拟测试;更要结合工作本单位实际情况安排工作岗位。每个岗位既要做好技术培训又要认真做好工作人员的思想培训,想办法减少性格脾气不好的员工对工作的影响、提升服务态度、增强服务耐心和信心,防止因工作人员的失误给被查体人员造成不好的体验;尽量减少意外事故发生。针对工作人员突然请假的情况、及时安排人员顶班或者替班。并且成立应急小组:安排几名全项目能手,各个查体环节都能顶的上的技术骨干。
3. 做好和卫生室公共卫生项目人员的工作沟通,针对农村或者社区诸多老年人的不同情况:残疾老年人、超级肥胖患者、皮肤病患者、肺心病患者、慢阻肺患者、传染病患者、刚出院患者、严重精神障碍如焦虑、抑郁、躁狂的患者等等;要通过各种各样办法做好人员发动工作、这是一项综合性工作,要求工作人员有较强的自信心和极强工作能力。
二: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工作人员在预定工作时间一定准时到达现场,开始一系列设备调试和准备工作。按照事先培训的顺序和操作流程,位置顺序是身高体重-问诊-血压-采血-小便检查-心电图-B超检查;实际操作时安排身高体重-心电图-B超-检查问诊-血压-采血-小便检查;具体操作过程中B超、心电图耗时较长、程序繁杂、工作人员需要有耐心。设备调试好从第一工作关卡身高体重测量工作人员开始一天的查体工作。
2. 身高体重测量、信息采集。根据目前公共卫生项目工作要求,测量身高体重、拍照采集信息、专用电脑信息系统上传。测量过程中BMI测量不准确、出现过大误差和或者错误、需要重新测量,工作人员不厌其烦讲解站立姿势站立位置;此时如遇脾气暴躁老年人要忍受其指责和牢骚;因工作时间长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工作人员难免负面情绪上身。这倒还不是主要的问题;如遇到弓腰驼背、缺胳膊少腿、过度肥胖、过度消瘦、狂躁者,更是对工作人员的考验,上传信息中需要考核身高、体重的比值是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由于工作量大、不可能做太细致的工作,一旦公共卫生项目考核被抽到会被判为不真实或者造假;规避这样的情况发生,对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考核过程中一旦抽到驼背等特殊情况出现超级肥胖等等、迎检人员做到临危不乱、据理力争、做好解释)
3. 问诊环节易出现的问题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涉及问诊细节、问诊项目较多、工作量极大;按问诊设计表格往往需要大量时间;此项考核指标多是临近考核前才通知;考核重点项目和问诊点每年也有变动;工作人员往往根据以往年考核的经验择重点问诊;因其大多数耳朵听不清、答非所问,另工作人员头疼。往年考核腰围是重点,且要求三年数据对比;问诊需要专业人员测量腰围;考核要求腰围必须准确、测量要求贴近皮肤、对工作人员又是不小的考验;一个不小心,一年的辛苦就白费。
4. 血压测量
集中测量血压难免受仪器设备、操作人员等因素的困扰。为了加快工作进度、血压及时通过信息系统上传。难免受周遭环境、人为、温度、时间控制,电子信息系统采集过程中一个普遍的现象开始时血压过高,而且血压数值多数规律(血压数值受仪器开发者技术控制、导致和被检查者解释困难、测定结果比实际要高);检测数值存在虚假数量(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测量血压,没测的也得有数值)。
5.生化标本采集
老年人健康查体血常规、肝功、肾功、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检查需要采集血液标本。因其每天一百甚至二百份的血液标本采集,采集过程中难免顾及不周全,出现采集部位流血、淤青、鼓疙瘩情况。碰到晕血或者不理智的人员,难免产生冲突。采血部位消毒范围大小、消毒液配制、采集针预先拆封,无序堆置、采血后注意事项、血液标本能否及时送检,如何克服标本存放温度过高的问题;废弃针头如何处理、限定处理时间。特殊情况的发生,家属极力要求上门采血等情况。等等一系类问题需要操作者有高度责任心和自觉性。
6. 小便生物标本的采集
查体过程中不是老年人就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对标本的采集和报送也会有很多困难;甚至很多达不到标准要求。采集尿液的时段是否准确,直接影响检查的结果。
7. B超和心电图检查
每天针对一、二百人的检查个体、每年每个周期甚至五、六千人检查。一些探头、电极直接重复接触被查体人员皮肤裸露部位;被查者健康问题得不到保障。因为工作耗时、查体人员几乎全是老、弱、病、残;因集中查体等待时间过长。B超、心电图毕竟是技术性比较高、专业性比较强的工种、需要操作人员极度配合:心电图电极要正确、采取要完整、能真实反映情况;B超报告和裁图要保持一致、如果报告和裁图不一致、专业人员不但笑话、一旦追究起来也不是个小问题。
①传染性疾病管理
皮肤病问题:笔者在检查过程中,几乎每天会遇到皮肤病患者:皮疹、湿尤、破溃的皮肤、牛皮癣、斑疹、黄水疮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皮肤病;因为时间问题哪还有消毒和隔离之说。心电图四肢电极肢体导联、胸部导联;腹部B超、肾脏B超更是一直、一直、直接皮肤接触;如果严格按照要求消毒标准和要求去做、面对那么多的工作任务如何完成。我们曾想过甚至尝试实行严格执行分区分时体检制度,皮肤病患者安排在独立区域,使用一次性检查工具并加强终末消毒。工作人员穿戴防护装备,接触后立即进行手卫生,医疗废弃物按感染性垃圾处理。可面对现实几千人的查体任务,怎么能实现。
②慢阻肺、肺心病患者优先安排通风良好的检查室,缩短候检时间,配备氧气袋等应急设备。轮椅使用者规划无障碍通道,B超床配备升降踏板,身高测量采用坐高仪替代。这些人性化检查设施和操作对于每年一次老年人查体简直是奢望。
③精神障碍服务优化
设立家属陪同专区,采用简化沟通流程,必要时由精神科医护人员协助完成问诊。
其他:做轮椅的残疾人、生活不自理的、存在潜在生命危险的人群。
总之每年一次的老年人查体一系类问题的突现,将基本公共卫生老年人查体工作的问题暴露出来;一方面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另一方面工作人员还不得不做、任务数的夹持让老百姓还怨声载道。
采血全流程管理,应该是配置移动冷藏箱(4℃±2),采血后60分钟内送检,室外作业采用遮阳帐篷+半导体降温箱。特殊情形处理:上门服务使用安全型采血针,配套生物危害密封盒,实现"采集-运输-处理"闭环管理。实际是血液标本量大、各具实际情况集中送检,时间、温度等得不到保证。
体重身高测量应该做到驼背者身高测量采用颈臀距计算法,截肢患者按WHO体重估算公式校正。
测量血压应该是血压测量标准化:静息10分钟后测量,袖带与心脏平齐,首诊双侧测量取高值,差异>20mmHg启动预警。实际是工作量紧急,也就那么着了。
尿液检验标本质量控制应该是尿液采集实施"定时提醒服务",对尿失禁患者改用导尿采集,空项标注原因代码(如C1表示患者拒绝);建立冷链监控平台,实现转运温湿度实时追踪,异常样本自动触发复检机制。实际是有统一的设备集中检测,有问题没问题最后都没问题(几乎统一的结果)。
建议:面对健康体检工作的复杂性与特殊性,需建立"以人为中心、以数据为驱动、以安全为底线"的新型管理模式。摒弃硬性指标要求、考核迷信固定标准;不加分辨的所有65岁以上老年人查同样的指标,通过一样集中的、硬性的、被动的查体服务。通过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的双轮驱动,实现公共卫生服务效率与质量的同步提升,节省国家大量的公共卫生资金,最终构建覆盖全人群、全周期的智慧化健康管理生态系统。
左营中心卫生院
2025-7-1
责任编辑:米民强
热点信息
-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昨日,江南中西部、华南北部及贵州、四川、湖北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大...
-
交通运输部4日在其官方微信发布全国公路气象预报,5月4日20时至5日20时,贵州东南部、广西...